世界经济论坛(WEF)最近 就央行数字货币(CBDC)可能容易受到量子计算机攻击 发出警告。
迄今为止,量子计算机在很大程度上仍处于实验阶段。尽管有各种概念证明,并且一些实验室此前声称他们可以解决传统计算机在合理时间内无法解决的特定问题,但直到假设的“Q-Day”,即攻击者可以使用量子计算机破解标准加密的那一刻, 还有时间。
然而,对传统加密方法的潜在威胁可能会影响所有行业,尤其是对数字资产领域的影响。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说法,这种威胁实际上可能会摧毁 CBDC 数字货币。
世界经济论坛在 5 月 21 日的一篇博文中写道,“央行应该在 CBDC 系统中构建加密灵活性,以防止针对支付基础设施的量子网络攻击。”
该帖子还提到“全球经济中超过 98% 的央行正在探索 CBDC 机会。与此同时,私营部门正在开发可扩展的量子计算机,到 2025 年有望创造 1.3 万亿美元的价值。”
对于量子计算机何时达到其能力和可用性对当前加密方法构成威胁的水平,科学家们尚未达成共识。预测范围从几年到几十年不等。
世界经济论坛确定了量子计算机可能对 CBDC 构成的三种具体威胁:
首先,量子计算机可用于破解动态加密,使攻击者能够实时拦截交易。
该博客还指出了身份欺骗威胁,其中涉及使用量子系统破解保护身份验证系统的加密,从而使黑客能够使用虚假身份。
最后,世界经济论坛指出了量子计算机带来的最常见威胁:“现在组装,稍后解密。”在这种情况下,攻击者已经窃取了加密数据并将其存储起来,以便未来量子系统进行后续解密。
为了减轻或消除所有这些威胁,世界经济论坛建议各国央行立即使用“加密敏捷性”方法创建具有针对量子攻击的内置保护的 CBDC。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说法,“加密敏捷性”是指根据当前威胁实时轻松协调和更改加密算法,以有效应对不断演变的攻击的能力。
因此,央行现在必须调整其系统以应对新的威胁,并积极制定保护措施以确保未来数字货币的安全。
文章原文链接:https://www.anquanke.com/post/id/296762